为什么而读书,为什么而教育(转载)
时间: 2021-04-12 作者:YHJ 阅读次数: 63为什么而读书,为什么而教育(转载)
唐春平
这次两会,教育问题是焦点之一,但凡用心和外界接轨的父母,都会用心孩子的教育,都会重视孩子的读书,都希望孩子能够考个好学校。
读书到底为了什么呢?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,读书一定不只是为了考个好学校,更多地是为了孩子一生的能力。
有目标的人生是蓝图,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拼图,父母一定要先自己有目标,才能逐步帮孩子建立起属于他们学习的目标。
雍正在上书房亲笔提下了下面的字:“立身以至诚为本,读书以明理为先”给皇子们明理至诚的目标,而乾隆在上书房的亲笔题字为:“念终始典于学,于缉熙卑厥心”,为了学,为了修身,为了明理,所以,对于自然科学忽略了,这也是导致清朝慢慢地落后的原因。
而周恩来总理的目标非常明确: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。所以,只要中华崛起需要的能力,他都会去练就,包括八国语言,包括军事才能,外交能力,经济发展,科技发展……
张京为了追求让自己“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”,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,而在完全可以考取清华北大的情况下,选择了外交学院。
“夫易,何为者也?夫易,开物成务,如斯而已者也”。 《易经》中提出,做易经的目的是什么呢?为什么让大家学习易经呢?就是为了让大家开物成务,也就是实干兴邦。
所以,我(指玉英老师,下同)曾经说过:凡是不能产生生产力的知识都是伪知识。真正的知识,一定是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,而不是打发时间的娱乐,更不是低级趣味地浪费时间。
看了阿拉斯加的高层对话,看到了两个辛丑年的区别,自己由衷地感到了教育让中国旧貌变新颜了,曾经,大家学习是为了做点实事,现在呢?我不想揣测,只希望带着大家一起深思,我们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?希望孩子通过读书学习,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?未来在社会上是否可以推动社会进步还是可有可无?
读书为什么?为了自强自立自尊。
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。读书为了转化为生产力,转化为科技,转化为能力。